东方网4月6日消息:一位中国气候专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对中国的气候确有影响,但也不宜过分夸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巢纪平在此间举行的中国气候大会上说,中国处于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较多,不仅仅是厄尔尼诺。
他举例说,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余米,来自印度洋的冷暖空气不是被其阻隔就是要绕道而行,从而使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气候均受到影响。
另外,北极冰点带来的冷空气也经常会影响中国北方冬季的天气。来自太平洋的季风也是影响中国气候的重要因素。
他说,厄尔尼诺现象一旦产生,对位于赤道附近的南亚及南、北美国家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比较而言中国所受的影响要小得多。
据统计,在过去40年发生的11次厄尔尼诺现象中,印度尼西亚、秘鲁等赤道附近的国家不是高温少雨就是暴雨成灾,气象出现明显异常。
这位院士说,对中国影响较深的厄尔尼诺现象似乎只是1997-1998年的那一次。那次,中国北方出现干旱和高温,而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出现了洪涝灾害。
他说,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研究厄尔尼诺现象。目前来看,厄尔尼诺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台风到来的频率上。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中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次数会相应减少;而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台风到来的几率就会明显增加。
巢纪平说,“对于一些年份发生的洪涝灾害,厄尔尼诺现象也难逃其咎。但我们不应把所有的气候异常都归咎于它。”
他说,今年春天中国北方遭遇的罕见沙尘暴就与厄尔尼诺无关。它的爆发是由于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在向东移动时途经裸地,黄沙通过局部空气对流融入冷空气并随之东移而造成的。
编辑:周炜 来源:新华社 作者:孟娜 全晓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