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2月24日消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24日表示,经过9个月的“勇于探索”和“谨慎行事”,新组建的国资委起步之年在规范立法、用人机制、业绩考核和企业改制等重点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此间举办的国资委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班上,李荣融说,新组建的国资委组建工作刚刚起步就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起草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前后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到5月27日,《条例》就公布实施。中国国有资产监管从此有法可依。
此后,按照统筹协调、急用先立的原则,国资委起草了与《条例》相配套的清产核资、资产统计、业绩考核、产权管理、授权经营、企业负责人年薪制、重要子企业重大事项管理等14件法规规章,其中清产核资、业绩考核、规范改制三个规章已公布。
国资委工作的另一进展当属9月份开始的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中央企业高级管理人才。李荣融对7位入选者非常满意,并表示:“这次招聘工作海外对中央企业表现出的关注让我很受鼓舞,也使我对以后人才来源充满信心。”他同时强调,国资委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上的着力点在于“环境建设”,重在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据他介绍,除了开展选聘高级管理者试点工作外,国资委组建以来还考察了55户中央企业领导班子,调整或组建了66户企业领导班子,任免了211名企业领导人员。
本月15日,国资委与首批20家中央企业签定了《2004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标志着国资委开始以出资人身份对其监管的企业以“硬化”的财务指标进行约束。李荣融说:“这是中央企业和国资委共同对社会做出的承诺,中国的国有资产从此将有人为其负责。”
他说,业绩考核是继监事会制度后在企业监督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与业绩考核相配套,国资委进行了国有资产统计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及企业负责人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并于今年9月份开始对全部中央企业进行清产核资,预计明年9月结束。
李荣融指出,“并购重组”将是国有经济今后很大的亮点,国资委也积极推进中央企业股份制改革和重组调整。据悉,今年以来,南航股份、中航科工、长江电力等中央企业控股企业先后在境外上市,其中航科工今年10月在香港发行时,投资者认购踊跃,国际配售超额认购13.5倍。此外,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国资委已经促成了11对22家中央企业进行了联合重组。经过半年整合,中央企业所属三级以下企业也已大幅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