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4日报道:一项大规模治理石山荒漠化的举措被广西列入了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中。广西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对石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使之成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特色经济区。
广西扶贫开发办主任杨才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将把石山荒漠化的治理与扶贫攻坚、石山生态重建等结合起来,计划在最近几年内,再把25万特困群众搬出大石山区,进一步减轻石山地区的土地承载压力;再修建55万个“地头水柜”,将平台旱地改为水田,改变广种薄收的传统耕作方法;新建20万个沼气池,减少烧柴烧草。石山地区封山育林面积要从现在的100万亩扩大到143万亩,大面积推广种植既能涵养水源、又能产生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树种,实现山河秀美与经济同步发展。
广西西部的百色、河池、柳州和南宁地区,与云贵高原相接,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人多地少,荒地荒山被大量开垦,导致植被锐减,石头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面积达8.9万平方公里的石山荒漠化区域,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37.7%。荒漠化区内有1300多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约27%,大部分属扶贫对象。
近年来,广西结合扶贫攻坚战略,采取多种措施治理石山荒漠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1993年开始实施异地安置开发,已将生活在大石山区、人均不足3分耕地的23万多特困少数民族群众,搬迁到有水、有地、交通便利的地方重建家园,过上了温饱富足的生活。最近两年,“地头水柜”的建设在广西石山地区方兴未艾,目前已修建了25万个,蓄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旱地改水田45万亩,净增粮食1亿多公斤,山区农民不再乱砍乱伐滥开垦。广西近几年还种竹种树28万亩,推广沼气22万个,砌墙保土18万亩,使石山荒漠区逐渐恢复了翠绿。
相关新闻报道
西部蕴藏巨大电力市场
中国西部开发招商洽谈会将举行
吴仪强调西部地区要大胆利用外资
“西部开发生态行”启程
西部开发东部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