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著名的纽约爱乐乐团进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演出,非同寻常的不是曲目,而是演出地点———平壤。事实上,这也是60年来第一支踏上朝鲜国土的美国乐团,被外界认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美朝各怀啥心态?
这场举世瞩目的交响乐盛会早就在美朝双方的运筹帷幄之中,更少不了双方官员的穿针引线———据悉,纽约爱乐之所以能够成就平壤之行,首先是缘于去年7月朝方的点名邀请,而美方也积极回应。那么,在朝核六方会谈陷于胶着,朝方还时不时会发出对华盛顿的指责、美方则抱怨平壤“弃核速度如同蜗牛”的背景下,推动这场声势浩大的“音乐外交”,美朝双方各怀怎样的心态?
应该说,美朝双方积极促成此事不乏政治上的考虑。
对华盛顿而言,一方面,目前面临诸多难题的布什总统,需要在卸任前寻求外交上的突破,并留下他的外交遗产。另一方
面,分析人士认为,推动与朝鲜的关系,将有利于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大战略。目前,从客观上而言,日美、日韩同盟关系都有所松动,如果华盛顿在对朝外交上取得突破,可赢得在东亚地区战略筹码,对日本、韩国、中国形成压力。当然,民主扩散战略向来是华盛顿的需要,通过交响乐这种人民对人民、文化对文化的交流,美国也可借机对朝施加意识形态影响,有利朝鲜内部改变。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说,“推动纽约爱乐乐团赴平壤,华盛顿是有意识而为之。”
平壤也很明白改善与美国关系的重要性。事实上,朝鲜启动核计划,就是将之作为一张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牌,它需要得到华盛顿对其安全及其地位的保证。另一方面,分析人士指出,朝鲜之所以这么做是基于一种“美国对朝态度已缓和”的认识。2007年第六轮六方会谈召开以来,美国对朝鲜的态度有所软化,美朝先后在柏林、北京、纽约和平壤举行了一连串的双边会谈,此外,美国对朝鲜的经济施压也已放松,在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上通过的“2·13共同文件”中,美国就已经在金融制裁上做出了让步。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任石源华说,“纽约爱乐乐团访朝,是在美朝关系出现缓和的背景下,朝美双方先后摆出的良好姿态。”
不过与此同时,双方也都非常注意把握分寸,避免外界过度的政治解读。
此前外国媒体普遍将注意力集中在朝鲜领导人金正日是否会出现在音乐会现场,有些媒体甚至认为这是衡量此次演出效果的标准。但昨天的演出,坐在主席台上的朝方最高级别官员,则是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副委员长杨亨燮和文化相康能洙。金正日避开这个场合,显然是不想外界出现无谓的猜测和炒作,毕竟美朝关系尚未破冰,一切都存在不确定性。耐人寻味的是,据英国媒体昨天报道,朝鲜方面已邀请英国著名吉他手埃里克·克莱普顿于2009年前往平壤演出,而朝鲜官员说,这些文化交往是推动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的方式。由此看来,朝方不希望纽约爱乐平壤之行显得过于突兀,而是将其定位为扩大文化交流的一部分,为将来打开对外交往大门营造氛围。
而美方也显得很有默契,纽约爱乐亚洲之行所到之处,闭口不谈平壤之行。乐队指挥马泽尔多次对外界强调,音乐就是音乐,音乐不是政治。乐队朝鲜裔小提琴手莉萨·E·金的说法也许很具代表性:“我们的做法会慢慢让它(美朝关系)升温,最终为所有人带来一个更好的未来。”
媲美“乒乓外交”?
纽约爱乐乐团的这次访问,也令人想起中美上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美国乒乓球队1971年接受中国邀请访华,成功打开了两国沟通的大门。大多数分析人士认为,纽约爱乐的“试水”之行符合美朝双方的利益,也将对美朝关系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如果美朝关系得以改善,其与朝核问题的互动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以后美朝关系实现正常化,那么,这次的‘音乐外交’很可能就是个转折点,也可与‘乒乓外交’相媲美”,黄仁伟说,“事实上,美朝目前的外交接触,要比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前中美之间的接触还要多。”复旦大学美国问题专家倪世雄教授则向记者引述了另一位分析人士的话:“美国国旗何时在平壤升起,朝核问题就会何时解决。”
许多媒体也在报道中对该事件给予了积极解读。据说纽约爱乐乐团有一个传统,即“在特殊时刻,用音乐这种国际语言在世界舞台上说话”。此次,媒体也普遍注意到这一传统。日本共同社及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的报道中就提到该乐团1959年赴苏联的公演,因当时苏联要与美国缓和关系而极具历史意义。而《纽约时报》则细数了乐团在美国外交史上留下的浓重几笔,其中包括尼克松访华后不久费城管弦乐团1973年对中国的访问,以及波士顿交响乐团1956年对苏联的访问。
也有分析人士说,虽然从美朝关系和解的长远历史过程来说,纽爱访朝或许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但从效果上来说,“音乐外交”只是在朝美之间营造起一种较为平稳、和缓、对话解决朝核问题的氛围,烘托一种较为和谐的气氛,美朝关系只是出现缓和,尚未出现爆发性、戏剧性的突破。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软性外交都能事半功倍。例如美国与伊朗在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中对垒,开赛前伊朗球员向美国队献花,其后双方也进行了不少文化交流,但至今两国仍敌意未消。
|